馬赫穆德·喀什噶里墓

概況

馬赫穆德·喀什噶里墓位于喀什市西南45公里的疏附縣烏帕爾鄉(xiāng)艾孜來特毛拉山山崗上,這里環(huán)境清幽,林木蔥翠,氣候宜人。現(xiàn)在的陵墓是1985年重修的。陵墓東側有一清真寺,供信奉伊斯蘭教的游客和附近村民祈禱之用。陵墓北側有一文物陳列室,陳列室陳列著《突厥語大辭典》和馬赫穆德·喀什噶里的生平介紹等有關書籍與材料。陵墓的正前方有一眼清泉,人們稱之為“神泉圣水”。泉邊有一古楊樹,樹干蒼老遒勁,枝繁葉茂,被人們視為一大奇觀。

 

馬赫穆德·喀什噶里(1008-1105年)是公元11世紀我國維吾爾族著名語言學家。他經過長期調查研究,于1076年用阿拉伯文著成了世界第一部《突厥語大辭典》。這部巨著結構嚴謹,條目清晰,收進的詞匯極為豐富,堪稱一部關于突厥民族的百科全書,對研究中亞各國的歷史、地理、風俗民情、社會生活、文化藝術等具有很高的價值,而且為研究突厥語諸部族的歷史、地理、物產和民俗提供了寶貴資料。現(xiàn)在這部巨著已被許多國家用十多種文字出版發(fā)行,成為中國和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的珍品。

 

人物歷史

 

其父穆罕默德·本·侯賽因是喀喇汗王朝的皇族,為巴爾恩韓城的首領,精通伊斯蘭經籍和突厥文化。其母布維·拉比亞知識淵博,為其子的成才作出了畢生的努力。馬哈茂德曾在喀喇汗王朝都城喀什噶爾,就學于“麥德萊賽·哈米底耶”學校和“麥德萊賽·沙吉耶”學院,受過系統(tǒng)的高等宗教和文化教育。1058年,因其父在宮廷事變中遇難,他外出流浪了14年。曾游歷過布哈拉、撒馬爾罕、內沙布爾等伊斯蘭文化名城,向各地學者求教,并實地考察了中亞突厥語系各部落的語言、民間文學和風土人情,收集了大量資料;同時深入學習伊斯蘭教史和伊斯蘭哲學。他精通突厥語、阿拉伯語和波斯語,且在文學、歷史學、地理學和民俗學等多方面具有淵博的知識

 

開放時間

 

全天

 

地址

 

新疆自治區(qū)喀什地區(qū)疏附縣。

美食

飲食方面,以面食為主。日常食品有烤馕、拉面、抓飯、包子、湯面、曲曲等。喜食牛肉及馬、駝、雞、鴨、魚肉。瓜果是維吾爾族群眾生活中必須的,還喜歡喝奶茶和紅茶,喜好飲酒。

新疆維吾爾族、哈薩克族、蒙古族、回族等少數(shù)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(tǒng)飲食,但都離不開牛、羊的肉和乳,遺留著古老的游牧、狩獵和農牧結合的傳統(tǒng),具有獨特的風味。

抓肉  
又叫手抓羊肉。將剛宰的羊肢解成幾大塊入鍋清燉,有的加點胡椒、姜片、鹽粒,有的什么也不加。燉到七、八分熟即撈起放入大盤,旁放小刀一把,熱騰騰端上席來,割成肉塊或肉片,抓肉蘸鹽吃。其味鮮嫩清香,吃法古樸,頗有原始遺風。這是牧民待客之上品,各族普遍喜愛。

抓飯 
這是維吾爾族待客、過節(jié)必備的美食,新疆人無不喜愛。以羊肉、稻米、胡蘿卜、洋蔥、油鹽、孜然(茴香)為原料,先將羊肉切塊油炸、加胡蘿卜絲、洋蔥和水,約煮半小時后放入稻米,燜半小時左右即成。飯菜合一,營養(yǎng)豐富,別具地方風味。吃抓飯時,將飯盛于大盤之中,眾人圍著大盤用手抓而食之。對不習慣于手抓的客人備有小勺,餐館則備有碗筷。


馕以面粉烤制而成,形如圓餅,焦黃且香,是新疆少數(shù)民族每日不可缺少的主要食品,常與茯茶、奶茶一起食用,所以家家會烤,街頭巴扎到處有售。維吾爾族人們過節(jié)、待客、送禮,以及出門遠行的干糧都離不開馕。在新疆,游人還可以在街頭買到剛出爐的熱馕。

拉面 
維吾爾族、回族廚師都是制作拉面的高手,一大塊面團經他們雙手抻拉,就變成一大把細長均勻的面條,隨手放入大鍋煮熟撈起即成。拌面則是將煮熟的拉面放入盤中,加醬、醋、蒜、辣調味,再拌以炒菜、燒菜;炒面則將生面條切成寸段,與肉、菜同炒,也是新疆居民的日常食品。

烤羊肉串  
風味獨特的烤羊肉串,短短的數(shù)年之間便風靡全國,是聲名最著的新疆風味小吃,并已傳入澳洲地區(qū)。烤羊肉以羊肉、孜然(茴香)、辣面、精鹽為原料,將肉切片穿在鐵絲上烤,邊烤邊翻,撒上佐料,香氣四溢,兩、三分鐘即熟。

炒烤肉
是由烤羊肉串發(fā)展出來的另一種吃法,其原料佐料均與烤羊肉串完全相同,不過改烤為炒,居家食用,待客更方便,而風味不減于烤羊肉串。

薄皮包子  
以肥嫩羊肉和洋蔥為餡,外包一層薄薄的面皮,蒸而食之,常與抓飯一起食用,將抓飯、包子視為飯食中之上等佳品。還可將包子包成長方形,貼入馕炕烘烤,烤成黃而香的烤包子。需要注意的是,烤包子大多以肥羊肉,羊油塊為餡,怕肥膩或消化力弱的人,能免則免。

油塔子  
外形似塔,色白油光,以面粉和羊油,清油制成,細軟香甜,老少皆宜,維吾爾族人特別偏愛。

烤全羊 
 新疆名貴菜肴,也是高級筵席的標志,稱為全羊席。以兩歲阿勒泰羯羊為原料,穿在木棒上,遍抹調料,放入馕炕中燜烤而成,皮脆肉嫩,鮮香異常。賓客手操小刀,割而食之。若在南疆巴扎,則將數(shù)根長棒穿著幾支整羊,依次放入馕炕烘烤,然后擺攤剁塊零售。趕集之人往往買上幾斤,蹲在樹下,大吃大嚼,頗有古樸之風。

奶茶  
新疆農區(qū)的人們喝茯茶,牧區(qū)的人們喝奶茶,這是新疆少數(shù)民族的主要飲料,每日必不可少。奶茶是將鮮乳兌入滾開的茯茶,加鹽而成,味香提神,營養(yǎng)豐富。

酸乳  
以鮮牛乳加熱消毒后發(fā)酵而成,很像凝結的豆花,味酸而清涼,營養(yǎng)豐富而且容易吸收,是夏日消暑解渴充饑之佳品。將酸乳去水晾干制成乳疙瘩,又是牧民們過冬必備的食品。

乳酒 
將牛、羊乳發(fā)酵之后倒人鍋中加熱,取其蒸餾水便是乳酒,一般酒精濃度只有十幾度,味微酸,有乳香,連喝數(shù)碗也不醉,蒙古族人民尤其偏愛。

交通

喀什作為南疆的交通樞紐,交通業(yè)比較發(fā)達。到喀什旅游,交通的主要選擇為航空和公路。喀什機場位于喀什市,1993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對外開放。機場1953年建成,機場設施經過3次改擴建后,現(xiàn)已形成一定規(guī)模,可供大型客機起降。該機場現(xiàn)已成為新疆第二大航空港。

 

喀什公路四通八達,全區(qū)12個縣(市)均通汽車。從喀什市向東北有公路通往克州、阿克蘇、庫爾勒吐魯番,再向北通往烏魯木齊。從喀什市向東南有公路通往疏勒、英吉沙、莎車、澤普、葉城、和田,再向東可通往甘肅敦煌青海的格爾木。從葉城向南可通往藏的阿里地區(qū)。從喀什市向南有中、巴國際公路,向北和向西有兩條公路經吐爾尕特口岸通往獨聯(lián)體。

 

公交

 

專線旅游大巴。

 

出租車

 

喀什市出租起步價5元,五公里以上按 一公里1.2元。

購物

巴扎

   喀什巴扎由來已久,“巴扎”就是維語集市的意思。歷史上喀什的商貿地位很重要,今天,喀什仍然是天山南部最大的商貿中心。隨著生產的發(fā)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喀什巴扎上的商品也越來越多,巴扎的規(guī)模也越來越大。來往于內地,來往于獨聯(lián)體各國、巴基斯坦、西亞等地的商人絡繹不絕,到處是一派購銷兩旺的繁榮景象。
  喀什目前大約有20多個大型巴扎,包括綜合性的巴扎、農副產品巴扎、手工藝品巴扎、民族特需商品巴扎、靴鞋花帽小刀巴扎、柴草媒炭巴扎等等,每類巴扎都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。其中最著名的是喀什大巴扎和安江巴扎。

手工藝品

地毯  
是喀什傳統(tǒng)手工藝品之一。以精湛的工藝和鮮明的風格著稱于世。喀什地毯品種繁多,花色斑斕,花紋圖案千姿百態(tài),鮮艷奪目。除傳統(tǒng)的360道產品外,近年又增加了540道、720道和750道中、高檔產品。喀什地毯質地精良,色調明快,美觀大方,柔軟舒適,堅固耐用,不僅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,而且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,深受國內外顧客喜愛。

艾德萊斯綢  
是維吾爾族婦女十分喜愛的絲綢料。它是在蠶絲上采用古老的扎經染色法工藝,按照圖案的要求進行染色,其工序是非常細致而繁瑣的。喀什的艾德萊斯綢以色彩絢麗、鮮艷著稱。用色反差大,對比強烈。它常用翠綠、寶藍、黃、青、桃紅、紫紅、桔、金黃、艷綠、黑、白等色;圖案結構細膩、緊湊、嚴謹,色彩強烈、透明、逼真,再現(xiàn)了大自然中光和色的美感。艾德萊絲綢質地柔軟,富于彈性,輕薄柔韌,美觀華麗,具有鮮明的維吾爾民族文化特色,深受少數(shù)民族群眾的青睞。現(xiàn)在人們不僅把艾德萊斯綢視為衣料,還有不少人把它作為工藝品買回去制作成室內裝飾品。

英吉沙小刀  
因產地在英吉沙縣而聞名,是喀什傳統(tǒng)名牌手工藝品之一,約有400多年的歷史。英吉沙小刀目前已發(fā)展到16個品種30多個花色,主要有維吾爾族喜愛的鳳尾式、哈薩克族喜愛的紅嘴山鴉式,漢族喜愛的龍泉寶劍式等,既可作日常生活用品,又有較高的觀賞價值。

民族小花帽  
維吾爾語稱為“朵巴”,是維吾爾族特需商品之一。它做工精細,均采用民族傳統(tǒng)的繡花、挑花、伴金、鑲銀、串珠等方法,用手工繡制而成。喀什花帽品種繁多,有巴旦杏花帽、奇曼(綠底白花)花帽、塔什干(綠底白花)花帽、瑪力江(紅色鑲珠)女花帽,均質地精良,色澤絢麗,圖案精美。它不僅實用,而且是一種具有裝飾美感的工藝品,是饋贈親朋好友的珍貴禮品。

喀什土陶  
喀什土陶歷史悠久,遠在新石器時代就有生產,漢晉時代發(fā)展到彩陶,具有古老獨特的民族風格,在喀什的陶器中,尤以仿古土陶最為著名,它繼承了傳統(tǒng)工藝,又有開拓創(chuàng)新,兼有觀賞和實用價值。品種主要有:碗、盤、壺、罐等。一種供少數(shù)民族群眾洗手用的阿撲土(即水壺),可稱作喀什土陶的代表。

民族樂器  
素有“歌舞之鄉(xiāng)”之稱的喀什,哪里有歌聲,哪里就有伴隨歌聲的各式各樣的民族樂器。喀什生產的民族樂器有13個品種,40多個花色,主要有維吾爾的都塔爾、熱瓦甫、達卜、彈布爾、艾介克、胡西塔爾,冬不拉、沙帕依等。這些樂器做工精細,音色優(yōu)美,頗具地方和民族特色,為國內外游客所稱道。

土特名產

  喀什地區(qū)所處的南疆一帶,陽光充足,氣候適宜,為瓜果生產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。喀什是久負盛名的“瓜果之鄉(xiāng)”。據(jù)統(tǒng)計,喀什有各類瓜果600余種。

無花果  
維吾爾語稱“安居爾”,營養(yǎng)豐富,易被人體消化吸收。可制成干果,其含糖量達70-75%。成熟期很長,采摘供食可達三個月之久。因其葉片碩大,枝士光潔,樹冠整齊,姿態(tài)美觀和看不見開花就能結出甜蜜果實的特點,人們往往樂于把它栽在庭院、花圃或培育成盆景,放在室內,美化環(huán)境。

巴旦杏  
巴旦杏并不是杏,而是桃屬植物。它的花像杏花,葉子似桃而狹小。桃的果大,多呈圓形,果肉甘甜;巴旦杏果小,扁圓,果肉干澀無汁不能食,主要吃發(fā)達的仁。仁味超過核桃,有特殊的甜香風味。
 這里巴旦杏的品種約有40多個,分為軟殼甜巴旦杏、甜巴旦杏、厚殼甜巴旦杏、苦巴旦杏、桃巴旦杏等五大類。巴旦杏是維吾爾族群眾傳統(tǒng)的健身滋補品,在醫(yī)療上用途很廣,民間用來治療高血壓、神經衰弱、皮膚過敏、氣管炎、小兒佝僂等疾病。

伽師瓜  
伽師瓜是指喀什出產的哈密瓜。新疆的哈密瓜有180多個品種及類型,其中伽師瓜是品質最優(yōu)者之一。伽師瓜呈橢圓形,皮為綠色,肉為桔紅色,肉質細嫩,具有脆甜、爽口的特點,它汁多,風味醇香,含糖量高達15-20%。伽師瓜外皮還比較堅硬,便于運輸,儲存的時間最長,不易損壞,因而遠銷海內外,有“美瓜”之名。

娛樂

喀什逛巴扎是一大享受。“巴扎”是維吾爾語,意為集市。巴扎作為新疆歷史上一種傳統(tǒng)貿易形式,一直流傳并沿習至今,在新疆,喀什的巴扎最為著名,也最具維吾爾族特點。

  喀什大巴扎是全國最大的集市之一,進入集市后,色彩斑斕的民族服裝令你應接不暇,特別是大大小小的帽攤是,各式小帽一應俱全,您可以在這里任意挑選。

久久亚洲精品国产AV电影,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AV,久久精品小视频,免费在线国产精品片
一级中文级字幕电影 | 日韩AⅤ午夜在线观看 | 午夜精品褔利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|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不卡 | 亚洲欧美国产色婷婷 | 色综合久久丁香婷婷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