蘭津古渡

概況

 

夾峙于瀾滄江上羅岷山與博南山之間,東路攀越博南山至永平至大理;西路沿羅岷山至水寨到保山。瀾滄江從西藏進入云南的1000多公里流程中,大多流經橫斷山脈無數的懸崖峭壁和礁石險灘,其獨特的地勢給居住在兩岸的人們帶來了諸多不便,真是“隔河如隔天,渡河如渡險”。

 

永平縣杉陽鄉巖洞與保山市水寨鄉平坡村之間的瀾滄江上,飛架著一座我國現存最古的鐵索橋--霽虹橋。而橋下的蘭津渡亦是云南省現存最早的渡口,是博南古道橫過瀾滄江的要沖。瀾滄江為云南四大河流之一,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,上源扎曲、昂曲在西藏匯合后,向東南流人云南,縱貫云南西部,然后從動臘縣關累流到境外,境外部分稱湄公河。瀾滄江(意為百萬大象之河)進入云南后,在橫斷山脈的千里深谷中奔流;兩岸高山聳立,懸崖峭壁?河道礁石密布,險灘眾多,水流湍急,給交通帶來不便。俗語說:"隔河如隔天,渡河如渡險"。幾千年來,居住在兩岸的各族人民,在江上開辟了無數津渡,架設了許多橋梁,其中歷史最悠久的就是蘭津古渡。據《永昌府志》記載,早在公元前4世紀,人們已開辟了蘭津渡,用沿江竹木扎成舟筏往來。兩漢時開始用篾繩為橋,攀援而渡,也即人們習你的"溜索"。至唐代,已支木渡江,"橋始鼎建"。元代也先不花西征時,又用巨木造橋,題名"弄虹",后橋毀記,又以舟揖渡江。明洪武二十年(公元1395年),在兩岸山崖上鑄有2根鐵柱,用以牽引舟渡,然而岸陡水急,時遭覆溺,行者視為畏途。至成化(公元1仍5一1487年)中,江頂寺僧人了然募資建鐵索橋(一說為弘治年間(公元1448-1505年)王槐建J,以木為柱,用粗大的鐵索橫牽兩岸,上釘木板,上無所倚,下無所憑,飄然懸空。行走時,上下顛簸,左右搖晃,讓人心驚膽寒。后將木柱改為鐵樁,在橋上建廊,以使行者安全。明崇幀十二年(公元1639年)三月二十八日,徐霞客過霽虹橋時,見橋兩端設有石門和關卡,東崖建有武侯伺和稅局,兩岸建有樓臺并記創橋者,可謂"迤西咽喉",大有"一夫當關,萬夫莫開"之勢。后鐵索橋多次維修,清康熙帝曾為此橋親題"虹飛彼岸",故東岸建有"御書樓"。霽虹橋橋身總長115米,凈跨56.2米,寬3.8米,距江面加多米,由18根鐵索組成,其中承重底鏈16根,2、4、4、2形式排列;扶鏈2根,每邊約用30根高約1.5米的鐵條將扶鏈與底鏈相連接,形成欄桿狀。底部約隔6米有1道鐵夾板,將16根底鏈鎖祝底鏈上依次鋪有4米技木板,用鐵絲綁扎在鐵鏈上,各板之間又用木條和抓釘扣牢。橋石礅以條石倚崖筑成半圓形,長25米,十分堅固,鐵鏈穿墩而過,鉚死在崖縫中。橋臺上建有橋樓可供休想,守橋人也在此食宿。1983年,霽虹橋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可惜的是,1986年10月12日,在距橋上方200米處,一次罕見的山體滑坡截流瀾滄江達15分鐘,江水以巨大的沖擊力沖壞了江邊的橋頭堡,砸斷了18根大鐵索,現在霽虹橋只剩下兩邊聳立的古橋墩了?,F在,渡、橋兩側高山的博南古道遺跡仍存。橋西水寨鄉的古道盤山環繞,直通天窩,有"梯云路"之稱。當年商隊的馬蹄印還清晰可見。行走其間,放眼對岸,真有"兩山喊得應,相會走一天"之感。距弄虹橋200多米處,有碉堡殘垣,即當年的關卡。再前行數十米,路上有一石券洞,名為"緊三步",古稱"飛石口"。因上面山陡石多,若遇到刮風下雨,會有巖石飛落,砸傷人馬,遇此險況,可緊奔入洞躲避。"緊三步"前數十米,但見峭壁千何,如刀削斧劈,名為"普陀崖",從崖頂到崖腳,大半都布滿了前人的題刻:有詩、有聯、有題詞,其規模之大,保存之好,國內亦罕見。在題刻中,多數字大盈尺,風骨高古,雄渾壯麗;頗有氣魄。隸、草、楷書各體皆備。從內容上看,一類是題頌長虹臥波的,如清康熙年間的"霽虹橋",明代成化年間的"西南第一橋",及督學使吳鵬的"滄水飛虹"等。第二類是贊美古渡天塹的,如清康熙年間的"天南鎖鑰。,乾隆年間的"懸崖奇渡",明嘉靖年間的"壁立萬仍",還有"蘭津渡"、"金齒咽喉"、"要塞天成"、"懸巖奇渡"等。第三類是稱頌勞動人民聰明才智的,具有代表性的是每字高約1.8米的“人力所通”。在詩聯中,首推明代永昌(今保山)人張含的《蘭津渡》。山形宛抱哀牢國,千崖萬壑生松風。石路其從漢諸葛,鐵柱或傳唐鄂公。橋通赤霄俯碧馬,江含紫煙浮白龍。漁梁鵲架得有此,絕頂咫尺樊桐公。詩用楷書題于壁上,為橫幅,每字約10厘米見方。詩用精妙之筆傳神地稱頌了霽虹橋的悠久歷史和宏偉之勢,表達了作者對前人辟渡建橋開創之功的憑吊之情。此外,還有明代嘉靖三十九年(公元1560年)春,監察御史王大任題寫的:"怪石倒懸侵地隘,長江詰曲盤山多。"一聯,比喻貼切,對仗工整,生動形象地描繪了蘭津古渡的地形、地貌特點,給人以如臨"天險之境"的感覺。這些題刻,既是歷史、文學、書法的瑰寶,又為山川形勝增添了光彩,給游人增加了逸興雅趣。普陀崖腳路邊有一古老的鐵樁,頂呈蘑菇狀,露出地面80厘米,周長72厘米,相傳為明代立的系舟柱。佇立橋共,眺望上游百米之外的江水,銀花雪浪,而近前的江流卻悠緩平穩。當年徐霞客曾以“渾然逝,淵然寂,其深莫測"來描繪這里的水勢,這就是2000多年前的兩岸人民要選擇這樣一個水流平緩、少有風浪的地方作渡口的原因。

 

地址:云南省永平縣西南部。

 

開發時間:全天開放。

久久亚洲精品国产AV电影,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AV,久久精品小视频,免费在线国产精品片
天天看国产在线手机观看 | 午夜亚洲精品专区高潮日w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网 | 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| 伊人成长在线综合视频播放 | 天天狠狠综合久久 | 乱色国内精品视频在线 |